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体坛时讯体坛时讯
中国首辆火星车“祝融号”发现火星古代海洋地下证据 火星存在生命吗?
烟火之旅
2025-04-03
【体坛时讯】
8530人已围观
央视网消息:中国首辆火星车“祝融号”于2021年5月15日着陆于乌托邦平原南部,其搭载的火星次表层穿透雷达用于探测地下结构和可能存在的水冰。近日,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,我国科研团队利用“祝融号”火星车最新研究发现,证实火星上曾有海洋。那么研究主要成果是什么?火星曾有液态水存在意味着什么?总台记者采访了该项目主要研究团队。
火星地下沉积物与地球高度相似
根据该团队研究表明,位于火星北半球的地下10―35米深处的地质特征与地球海岸的沉积物高度相似,为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提供了迄今最直接的地下证据。
广州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海称:“这一发现表明该区域曾存在持续稳定的大型水体环境,而非短暂的融水事件。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,这表明火星可能曾经拥有适宜生命起源和发展的环境。特别是我们发现的海岸沉积物证明了水体存在的时间相当长。”
研究团队:多种因素导致火星海洋消失
那么,为什么火星的海洋最终会消失了呢?火星又是否会存在生命呢?
刘海称:“火星失去海洋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性,包括磁场减弱导致大气被太阳风剥离、火星核部活动减弱等。这些因素可能共同导致火星从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燥。根据现有研究成果,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证明火星曾经存在生命。”
为未来火星基地的水资源利用提供可能
此次发现的最大意义在于如果火星曾存在海洋,那么随着气候变迁,大量水分可能以地下冰的形式被封存,为未来火星基地的水资源利用提供了可能。
刘海称:“下一步,我们将重点分析‘祝融号’火星车次表层的探地雷达数据,获取更丰富的地下散射信息,更精细地了解火星地下浅表层的地质结构特征。”
相关文章
猜你喜欢
-
中国人保--公众责任险:您身边的安心护盾!
生活快讯在经营的漫漫征途中,风险如影随形。作为企业主、商家或是场所管理者,你是否常担忧那些难以预测的意外?当顾客在店内意外滑倒,当活动现场突发意外状况,当经营场所因意外造成他人财产损失……这些意外一旦发生,不仅可能带来高额的经济赔偿,更可能对声誉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。而...
阅读更多 -
中国人保---“新版人人安康百万医疗保险”
生活快讯人保百万医疗险,为你筑牢生活防护盾! 人生路上,健康是前行的底气,风险却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雨——住院治疗、药品器械、手术费用……每一项开支都可能让生活节奏乱了套。别怕,人保百万医疗险带着「高保障、低门槛、全守护」的诚意而来,用专业与温度,为你撑起一把覆...
阅读更多 -
常州大学中国企业出海研究院成立
童真趣事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、“双循环”格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,中国企业出海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。为推动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“走进去”“融进去”,日前,由常州大学和《中国企业报》集团共建的常州大学中国企业出海研究院正式成立,成为国内首个聚焦中国企业出海研究的高校研...
阅读更多 -
中国国际食品城:商贸新地标 食尚新引擎
美食资讯中国食品安全网讯(姜凯 赵晓鹏 王志永)在中国食品产业的版图上,一座以“国际标准、全链赋能、科技驱动”为核心竞争力的食品产业新城正在齐鲁大地冉冉升起。它就是矗立在沂蒙革命老区临沂市区的中国国际食品城。它不仅是临沂商城转型升级的扛鼎之作,更是引领食品行业发展的新...
阅读更多 -
中国下一代“人造太阳”关键系统通过验收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
娱乐潮流合肥3月9日电(记者何曦悦)中国下一代“人造太阳”又建成一项关键系统!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,该院大科学团队研制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――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体安装系统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,系统研制水平及运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...
阅读更多
热门文章

最近发表
- 2025南国书香节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(含意向)102项,2025南国书香节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(含意向)102项
- 云计算概念股早盘走强,沪港深云计算相关ETF涨超3%
- 2025“吃货季”食品文化巡礼(爱辉站)活动成功举办
- 香港导演王晶自传在广州首发:以谦卑心态看待一切,香港导演王晶自传在广州首发:以谦卑心态看待一切
- A股重磅!两大消息突袭!多只算力概念大牛股提示风险
- 纪录电影《山河为证》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纪录电影《山河为证》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
- 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启幕 越剧《我的大观园》为开幕戏,第十六届浙江省戏剧大赛启幕 越剧《我的大观园》为开幕戏
- 江阴银行: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.46亿元 同比增长16.63%
- 2025北京博物馆季研学月启幕 开启古今交汇的求知新旅程,2025北京博物馆季研学月启幕 开启古今交汇的求知新旅程
- 亚宝药业半年报: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 持续增强儿科产品力和品牌影响力